矿山安全管理举措卡通漫画

一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
建立全面且细致的安全操作规程手册,涵盖煤矿开采、运输、通风、排水、机电设备操作与维护等各个环节,明确每个步骤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范,并根据技术发展和实际操作反馈定期更新,确保其时效性和实用性。

制定严格的安全责任制度,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到集团各级管理人员、各部门以及每个岗位的员工身上,签订安全责任书,明确各自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和义务,一旦发生安全事故,能够迅速追溯责任主体,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。


设立安全监督与考核制度,成立专门的安全监督小组,定期对各煤矿的生产作业现场进行巡查和不定期抽查,对各部门和员工的安全工作执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,考核结果与绩效奖金、职务晋升、评优评先等直接挂钩,激励员工积极主动落实安全管理要求。

二、加强人员安全培训
新员工入职培训:为所有新入职员工提供不少于一周的集中安全培训,内容包括煤矿行业基础知识、安全法规与企业安全制度、井下环境与危险识别、自救互救技能等,培训结束后进行严格的理论和实操考核,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,确保新员工从入职伊始就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基本安全技能。

在职员工定期培训:针对在职员工,根据岗位特点和风险等级,制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,定期组织安全知识更新培训、技能提升培训和应急演练培训等。例如,每月组织一次全员安全知识学习会,每季度开展一次重点岗位技能特训班,每半年举行一次全矿范围的综合应急演练,并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点评,不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。

特殊工种专项培训:对于瓦斯检测员、放炮员、电工、绞车司机等特殊工种,除了满足国家规定的培训学时要求外,还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,开展针对性的专项培训课程,定期组织参加行业技能竞赛和资格认证考试,保证特殊工种人员始终掌握最先进的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,持证上岗率达到 100%。

三、强化设备设施安全管理
设备采购与验收:在设备采购环节,设立严格的设备选型标准,优先选择具有良好安全性能、可靠性高、节能环保且符合国家煤矿安全标准的设备。设备到货后,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会同设备供应商进行联合验收,对设备的质量、性能、安全防护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,确保设备完好无损、运行正常,杜绝不合格设备进入生产环节。
设备日常维护与保养: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档案,详细记录设备的采购、安装、调试、使用、维护、维修和报废等信息,为设备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。制定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计划,明确设备的维护保养周期、内容和责任人,要求操作人员在每班作业前对设备进行例行检查和保养,维修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和调试,及时更换磨损零部件,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,降低设备故障率,减少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。

设备安全监测与预警:为关键设备和重要生产系统安装先进的安全监测传感器,如瓦斯浓度传感器、温度传感器、压力传感器、振动传感器等,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。建立设备安全监测预警平台,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,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,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和潜在安全隐患,通过声光报警、短信通知等方式向相关人员发出预警信息,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,防止事故发生。

四、优化生产作业环境安全
通风与瓦斯治理:加大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建设和改造投入,确保通风系统合理、稳定、可靠,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。根据矿井瓦斯涌出量和开采布局,合理确定通风风量和通风方式,加强通风设施的维护和管理,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,有效稀释和排除井下瓦斯等有害气体。同时,建立完善的瓦斯抽采系统,对高瓦斯区域进行预抽采,降低瓦斯浓度,减少瓦斯事故风险。

顶板管理:加强顶板支护技术研究和应用,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方法,选择合适的顶板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,确保顶板的稳定性。严格执行顶板管理制度,在采掘作业前,对顶板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和评估,制定针对性的顶板支护方案;在作业过程中,加强顶板的日常检查和监测,及时发现和处理顶板隐患,如顶板离层、破碎等情况,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。

水害防治:对矿井周边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察和分析,建立水文地质数据库,绘制矿井充水性图等相关图纸,为水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。制定完善的水害防治方案,采取 “探、防、堵、疏、排、截” 等综合防治措施,加强对老空水、含水层水、地表水等的监测和治理,在采掘作业过程中,严格执行 “有疑必探、先探后掘、先治后采” 的原则,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。

五、推进安全文化建设

安全理念宣传:通过内部刊物、宣传栏、企业网站、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,广泛宣传集团的安全理念、安全价值观和安全方针,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,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。定期组织安全主题演讲比赛、安全知识竞赛、安全文艺汇演等活动,鼓励员工积极参与,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播安全文化,增强员工对安全工作的认同感和责任感。

安全行为养成:在工作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、标语和安全操作规程牌板,时刻提醒员工注意安全操作规范和行为准则。开展安全行为示范班组创建活动,通过树立榜样,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,如正确佩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品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、积极参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,将安全行为从 “要我做” 转变为 “我要做”,形成人人讲安全、事事为安全、时时想安全、处处要安全的良好局面。

安全激励机制:建立健全安全激励机制,设立安全专项奖励基金,对在安全管理、安全技术创新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、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和奖励,激发员工参与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同时,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,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,促进安全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。
煤矿应急救援彩绘漫画素材
网站地图 | 鲁ICP备17015347号